尊龙网站人生就是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13856234120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 尊龙d88访问 >

古乐新声传经典 跨界交流共繁荣

古乐新声传经典 跨界交流共繁荣
  • 产品名称:古乐新声传经典 跨界交流共繁荣
  • 产品简介:多利亚调式尊龙d88访问敦煌曲子词集敦煌琵琶曲谱对位敦煌石窟音乐秦汉派鄂西竹琴多声部鄂西傩戏4月27日,第35届上海之春拉开序幕。上海音乐学院作为历届上海之春的主要承办方之一,今年围绕推出高质量的新人新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交流主题

产品介绍:

  多利亚调式尊龙d88访问敦煌曲子词集敦煌琵琶曲谱对位敦煌石窟音乐秦汉派鄂西竹琴多声部鄂西傩戏4月27日,第35届“上海之春”拉开序幕。上海音乐学院作为历届“上海之春”的主要承办方之一,今年围绕“推出高质量的新人新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交流”主题,承办系列演出项目共10台12场,内容丰富、风格多元。这些演出将近年来上音传承、创新、国际交流的成果集中呈现出来。

  中国古代的众多音乐种类随着时间长河的流动而不断消逝,对于这些没有音响存世的音乐,我们如何能聆听到它们的真声呢?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消失的声音并不是无迹可寻,出土的乐器、天书般的神秘乐谱、文献、壁画、诗歌……都是这些远古声音存续的载体。在本届“上海之春”中,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和“古乐·新声——陈应时解译敦煌乐谱解译音乐会”就为听众们再现来自远古的声音。

  1987年,在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20多只骨笛,将笛乐的历史上溯至8千年前,成为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从骨笛到如今的竹笛,其所蕴含的不仅是笛乐艺术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不断追求。《笛韵天籁》讲述的正是这一历史演变的故事,该剧被列入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作为一部跨界融合创新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将戏剧融合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现代多媒体舞台设计等形式呈现。主创团队不仅包括校内多位专家(如音乐总监许舒亚,纪冬泳、戴维一尊龙d88访问,笛子演奏家及本剧主演唐俊乔,多媒体设计代晓蓉等),还邀请了编剧兼导演徐瑛、舞美设计王履玮、舞台表演与形体设计费波等,以求在戏剧、舞美、形体、服装等各方面达到完美统一。如此跨界融合的新形式,不仅是对创作团队的考验,更是对演奏家的挑战。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上音复原团队经过对贾湖6孔骨笛的精密测量与计算,经过反复的实验,研制出与其音色极为相似且音准、音质更为精确丰满的仿制骨笛,为听众还原了来自8千年前的骨笛之声。

  5月4日的“古乐·新声——陈应时解译敦煌乐谱解译音乐会”为大家奏响来自唐朝的声音。敦煌乐谱在20世纪初被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这份抄写于公元933年之前的早已失传、无法解读的“天书”,吸引着各国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上音教授陈应时在这方面的研究独树一帜,从1979年关注《敦煌琵琶谱的解读研究》至今已有四十载,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专著1部,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首次理论评论奖一等奖(2007)、第26届小泉文夫音乐奖(2014)。其以北宋《梦溪笔谈》与南宋《词源》为据首创的“掣拍说”在学界影响甚大。陈应时的这些研究成果及其带领的一批有志后辈,使上音成为古谱学研究的重镇。此次上演的《品弄》《倾杯乐》《急曲子》《长沙女引》《水鼓子》等乐曲,即是陈应时研究成果中的解译精品。在表演形式上,演出不仅再现原曲古风,更由上音师生重新编配,在原有琵琶单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人声、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方琼、唐俊乔尊龙d88访问、戴晓莲等艺术家带领学生们进行演绎,使得这千年前已成绝响的古乐重现新声。

  一百多年来,中国艺术歌曲一直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其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因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而被大家喜爱,众多经典的曲目一直被歌唱家们传唱。5月15日,“中国艺术歌曲百年(二):我爱这土地——廖昌永独唱音乐会”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由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有着“亚洲第一男中音”美誉的廖昌永携手钢琴家孙颖迪带来丁善德、桑桐尊龙d88访问、陆在易的作品。这三位老一辈作曲家,在百年艺术歌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中,陆在易的作品以原创艺术歌曲为主,如《望乡词》《祖国,慈祥的母亲》《我爱这土地》等,还有根据苏轼诗词改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现出浓郁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丁善德和桑桐的作品主要选取了根据原生民歌为基础改编的艺术歌曲,如《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天下黄河十八弯》等,这些作品将原本质朴通俗的民间小曲改编为高度艺术化的声乐作品,使得传统民歌在专业音乐领域中获得另一种生存方式。这场风格多样的音乐会,将在两位艺术家强强联手的演绎下,让现代听众聆听与感受到那个年代中国艺术歌曲魅力,同时也是上海音乐学院向老一辈艺术家和百年来的中国艺术歌曲致敬。

  2017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与捷克布尔诺雅纳切克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共同签署了校际战略合作备忘录,2018年又正值捷克共和国建国100周年。由此,上音在本届“上海之春”中特别策划了两场以中捷文化交流为主题的音乐会,两校艺术家共同呈现富有两国文化艺术特色的作品。

  斯美塔那与德沃夏克是捷克19世纪民族乐派的代表,他们的很多作品(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等)成为经典流传至今,被现代听众所耳熟能详。20世纪活跃在捷克乐坛的雅纳切克与前两人并称为“捷克三杰”,他在当时新旧音乐思潮的交替中,始终坚持其音乐与民间曲调紧密相连尊龙d88访问,很多作品都带有民族性的创新。

  5月16日、17日举行的两场“中捷音乐桥系列音乐会”将为观众呈现从德沃夏克、雅纳切克到当代捷克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德沃夏克的《美国四重奏》、雅纳切克的钢琴独奏作品《荒草丛生的小径》等。音乐会所选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18年到2018年,以此致敬捷克共和国建国100周年。其中,16日的独奏音乐会由萨拉·米戴克娃带来不同风格的钢琴独奏作品,17日的室内乐音乐会由伊萨三重奏和雅纳切克室内乐团共同呈现。此外,上音作曲家尹明五、陆培的《岜沙三重奏》与歌剧《三月三》片段将与捷克音乐同台上演,期待中捷音乐在上海音乐学院所搭建的这一平台上产生精彩的碰撞和共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