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 尊龙d88访问 >
“老姨妈”成了荆州志愿者代名词,队伍发展到110多万人—— “沙
- 产品名称:“老姨妈”成了荆州志愿者代名词,队伍发展到110多万人—— “沙
- 产品简介:html模版 “老姨妈”成了荆州志愿者代名词,队伍发展到110多万人—— “沙市老姨妈”风华正当年 “578”志愿服务队的赖世元、何卫红说,参加志愿服务让她们心中充满阳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摄) “小姨妈”在社区为老人宣传安全知识。 (通讯员 潘
产品介绍:
“578”志愿服务队的赖世元、何卫红说,参加志愿服务让她们心中充满阳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摄)
“小姨妈”在社区为老人宣传安全知识。 (通讯员 潘蓉 摄)
“老姨爹”们在江边开展“长江大保护”宣传活动。 (通讯员 黄萍萍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周栎 魏能国 梅五松
阅读提要
在经济总量、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3000亿元之后,荆州向全国文明城市发起冲刺。重拳开展市容市貌、农贸市场等九项重难点问题综合整治,推进围挡拆除、出租车文明驾驶等六项重点攻坚,确保中心城区卫生死角、建筑立面污损破旧等十大问题清零,城市颜值、市民素质不断刷新。“知荆州、爱荆州、兴荆州”,广大干部群众人人争当“城市主人翁”,齐心协力打赢攻坚战。
“老姨妈”,是沙市一带对老年妇女的尊称。她们管得宽,闲不住,却是地道的热心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热爱社区、自强不息、健康向上”的“沙市老姨妈精神”,成为全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如今,“老姨妈”在荆州成了志愿者的代名词,队伍发展到110多万人。“老姨妈精神”历久弥新,越擦越亮。
眼下,荆州正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穿着红马甲的“老姨妈”们奔忙在街头巷尾,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老姨妈”志愿服务社区20多年
在沙市区解放街道白云桥社区,居民们亲切地把彭国珍称为“彭妈”,说她是社区“编外主任”,是最热心、最值得信赖的人。
彭国珍1992年退休后,被刚刚组建的白云桥社区聘为副主任。两年间,她走遍社区街街巷巷,几乎把2100多户居民访了个遍。哪家有病人需要照看,哪家经济困难需要帮助,记满了五个笔记本。
随着社区工作人员逐渐配齐,彭国珍主动辞去工作。她放不下笔记本里的困难群众,转身便做起了志愿者。爱心帮扶、治安巡逻、打扫卫生、矛盾调解等等,一干就是20多年。
2000年,社区搬来一位叫丁大荣的孤老,彭国珍上门走访,得知他患有严重肾病经常尿床,便经常上门帮忙打扫卫生、洗衣晒被。一些不熟悉情况的年轻人,一度以为丁大荣新找了老伴。
有一天,彭国珍在社区巡逻,发现80多岁的罗来凤家中冒出滚滚浓烟。情急之下,她和社区工作人员破门而入,成功将罗奶奶卧病在床的儿子救了出去。之后,彭国珍认下罗奶奶这门“亲戚”,挑起了买米、买油、买菜的担子。
2008年,荆州市成立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彭国珍服务队”,成为“沙市老姨妈精神”的一张响亮名片。
转眼到了2015年,彭国珍因为中风,不得不退出志愿服务一线。次年,她被授予“全国最美志愿者”。
“小姨妈”“小姨爹”接过接力棒
“水流湍急真危险,珍爱生命莫下水……”入夏以来,沙市区中山街道健康巷社区的赖世元、何卫红等老姨妈,每天都要前往洋码头附近的江边上,开展防溺水劝导。
赖世元是仁和小区1栋楼栋长。2019年,她把小区里有爱心、有责任心的20多位老姨妈组织起来,成立了“578”志愿服务队,现在已发展到66人。4年来,只要居民们有需要,队员们总是那句话:“我去帮!”
健康巷社区是“沙市老姨妈精神”的发祥地。这里曾涌现出郑桂芝、向立秀等一批在荆州家喻户晓的志愿者。
光影流转,当年的“老姨妈”渐渐老去,有的已离开人世,但“沙市老姨妈精神”早已在荆州遍地开花,全市志愿服务组织达到4907个,注册志愿者117万人。
今年47岁的“星妈”田燕,便是新一代志愿者代表。她儿子在三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随着认识的“星妈”越来越多,决心要帮助更多的“星星家庭”走出困境。2014年,在民政部门帮助下,田燕成立了荆州市自闭症家庭互助服务中心,为自闭症家庭搭建线下交流平台,仅2022年便为100多个家庭提供了医疗帮助。
近几年,除了“全国最美志愿者”彭国珍之外,荆州还涌现出“中国好人”“举牌爷爷”汪长荣、“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姜素平等一批优秀志愿者。
“如今‘沙市老姨妈精神’已不再是沙市老姨妈专有,包括下岗职工、在职干部在内,荆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纷纷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沙市区健康巷社区党委书记刘莉说。
荆州市文明实践智慧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全市60后志愿者仅占22%。
“沙市老姨妈精神”历久弥新
“你看,这是当年我们开展治安巡逻的照片,这是我们举办读报小组的照片……”在健康巷社区“沙市老姨妈精神”纪念馆,80多岁的向立秀指着墙上的照片激动地说,“只要我还能干得动一天,就要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
“沙市老姨妈精神”纪念馆建于2019年,4年来,一批批志愿者前往“沙市老姨妈精神”纪念馆寻找答案。赖世元便是其中一员。
“每去看一次,都觉得经受了一次洗礼。”赖世元说,“沙市老姨妈精神”就像一粒种子,已经发了芽、生了根,大家都想让它长成参天大树。组建“578”志愿者服务队,不为钱、不为名,就是发自内心地想把“老姨妈精神”传承下去。
多年过去,“沙市老姨妈精神”不仅没有褪色,反而越擦越亮。文星楼社区志愿服务队“逢五说事”六步说事法,彭国珍志愿服务队“分类组队、组团服务”等经验、模式,成为各地志愿者学习的榜样。“志愿者们学习运用老姨妈们极具亲和力的沟通方式,有效化解基层矛盾,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刘莉说。
“老姨妈们有效连起‘服务’和‘需求’两端,形成了一批鲜活的基层治理经验。”荆州市创文办负责人表示,“沙市老姨妈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具有持久、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代进步,“沙市老姨妈精神”不断注入新内涵。“老姨妈”从社区走到街头、江边,投入到文明劝导、长江大保护等更广阔天地中。
荆州出台政策给志愿者穿上“防护服”、服下“定心丸”,先后对1109名志愿者和101志愿服务组织给予激励嘉许,刘永梅、杨忠菊等13位表现突出的老姨妈、老姨爹志愿者,被授予“社区红人”荣誉称号。